宫崎骏电影文化和物象的解读

2016-03-14 18:03 责任编辑:毕岩 乐活_家居

  宫崎骏的电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深深影响了一代人。尤其是对中国人而言,他的动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时期的动画启蒙者。从早期的《风之谷》《魔女宅急便》《龙猫》到后来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这些带着年少梦幻的作品,总能用其最朴素的情感来打动所有人。而宫崎骏动画电影之所以风靡世界,除了题材以及拍摄技巧等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电影所体现出的“日本特色”,可以说是电影背后的“日本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影片中的“日本特色”体现在很多与日本原始宗教相关的要素上,如“精灵信仰”“自然崇拜”以及“萨满教信仰”等,宫崎骏的几部代表作中这一点体现得更为充分。

  1.神

  宫崎骏的作品,尤其是《千与千寻》《幽灵公主》展示出了众多的“神”,《龙猫》中的“龙猫”,《幽灵公主》中的动物神,可以摧毁一切的“荷母”,《千与千寻》中的“萝卜神”“鸡仔神”等都无一例外地反映了古代日本人头脑中的“万物有灵论”。

  “龙猫”据说来源于宫崎骏居住的日本关东地方的“所泽之怪”的传说。在“妖怪”与“神”的关系上,日本民俗学认为“妖怪”是丧失信仰普遍性而零落的神。影片中龙猫居住的大树有“注连绳”,“注连绳”是为标志神的领域,禁止污秽入内而挂的绳子,还设有水天宫,因此可以确定“龙猫”是森林之神。

  《幽灵公主》中“幽灵”的日语是“もののけ”,日语写作“物の怪”,其意为“眼睛看不见的幽灵”或“死去人的灵魂、怨灵作怪”之意。在片中可以理解为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引起的来自神的报复。

  同一影片中的“树灵”,日语为“こだま(kodama)”,指宿于树中的精灵或是有精灵栖宿的树,据说树上的精灵可以敏捷地在山中自由游走,而且山里常见的“回声”也是树灵作怪使然。日本的八丈岛称树灵为“きだまさま(kidamasama)”,在砍伐树时必定要举行祭祀活动。当地流传着若是砍倒了栖息着树灵的树就会有报应的说法,因此砍伐时必定留下一棵以供奉树灵。冲绳县的“キジムナ-(kijimunaa)”也是“树灵(精)”,其形象为“身体通红的孩子样”或“红头发(脸)的孩子样”“手如枝条”,通常不与人作对,一旦栖身的树遭砍伐就一定会报复人类,使家畜死亡或是让出海的船沉没。

  2.动物

  宫崎骏作品中经常出现动物,如“猪”“猫”“狼”等,这也是和日本文化中的“泛神”信仰分不开的。

  在西方文明史中,猫与魔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宫崎骏的电影世界中,猫通常作为能够与魔幻世界沟通的存在而出现,如《魔女宅急便》中的黑猫唧唧,《侧耳倾听》中的猫,均为日本文化中对的猫的神通的想象。现实生活中的“招财猫”在日本可以说是最有名的“吉祥物”,右手招财,左手招客。猫能驱除老鼠,而老鼠吃农作物和蚕,因而猫在日本古代先是被作为养蚕的吉祥物,养蚕业衰落以后被当做商业吉祥物。据说猫的颜色不同,法力也不同,如“白色”让人平静,招福,代表所有的愿望;“黑色”驱邪,防病;“蓝色”可保佑“学业向上”“交通安全”;“粉色”可带来“恋爱运”;“红色”祛病,尤其是对儿童;“金色”招财等。猫的爪子举的高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在耳朵下方,有的超过耳朵。举的高度超过耳朵,表示招财的能力非常强,可以把远方的财富、幸福招来。

  猪在古希腊是丰饶之神,是圣兽。在佛教的世界,猪和雄鸡、蛇被称为肉欲、贪欲、愤怒三毒的象征,是将今生与来世衔接的有罪的动物。在《幽灵公主》中“猪”作为“祟神”出现,日语中的“祟(tatari)”的古意为“神意出现”,据日本民俗学者折口信夫考证其语源为“立ち現れる(tatiarawareru)”,意思为“神界的神以某种形式降临到人世间”。在日本的传说故事中有“祟猪”的传说,据说是森林之神“猪笹王”被人类击中,化为怨灵之鬼报复人类。日本京都的护王神社就是祭祀猪的神社,可见在古代日本“猪”作为“神”的成分要大一些,有“森林之神”“山神”等的说法。

  狼在日语中也叫“山犬”,也写作“大神”,以狸、鹿等为食,而这些动物都是会毁坏农田的,因此狼常被作为保护农作物的神而被祭祀。狼的肉食本性原本是生物链作用使然,但是古代的日本确有“帮助狼从陷阱中逃脱,第二天即有一头鹿放在家门口作为回礼”的传说。可见日本的狼传说与西方童话不同,显然已经有了“神”的风格,特别是“白色的狼”,被称为是“神的使节”。

  3.森林

  宫崎骏从70年代开始就倾倒于中尾佐助(1916-1993)的“照叶树林文化论”,“照叶林”又称“常绿阔叶林”,“照叶树林文化论”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他的森林情节。80年电视“新鲁邦三世”上演之际,宫崎骏曾使用过“照树务”的笔名,并且曾在杂志中为中尾的著作《栽培植物与农耕起源(岩波新书)》写书评,可以说宫崎骏与“照叶树林文化论”邂逅之后,“原始森林与人类的关系”成为他在描绘“人与自然”课题时的出发点。藤森荣一的“绳文中期农耕起源说”所涉及的自然观及生命的思想据说对宫崎骏也深有启发。

  绳文时代,日本几乎整个国土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古代日本人以森林作为生活的场所,构筑和经历了狩猎采集文化阶段,可以说日本人是“森林子民”。 常绿阔叶林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带,郁郁葱葱,即便在白天森林里也略显昏暗,古代居住在森林周边的人们因而相信森林中有神存在。日本的泛神信仰中通常认为浓密的森林是神圣的,是神栖息之地。现实中日本的一些神社也设于森林之中,这样的森林通常被称为“镇守之林”。《龙猫》《幽灵公主》等片中森林场景的设置充分反映了这一森林信仰。《龙猫》中龙猫居住在“土冢森”,是作品中虚构场景“松乡”的一部分,同样是一个有着浓密的森林的地方,而龙猫就是森林之神。《幽灵公主》中的森林也是有着鹿神庇护的地方。

  《龙猫》中樟树的设定也反映了宫崎骏的植物学思想。“樟”也写作“楠”,有“南方之木”之意。樟树是常绿阔叶林的代表,而实际上“樟树”也集中在日本列岛的西南部,巨大的树又以九州地方居多。樟树巨大,在日本各地也经常被作为祭祀的对象,常被种植于各地的神社佛阁的周围。

  4.水

  宫崎骏的作品中关于“水”的设定也不少,如《千与千寻》中的“汤屋”。“汤”在日语中是“热水”“洗澡水”之意,“汤屋”是众神放松驱除疲劳,去除污秽之处。《千与千寻》中浑身泥的“河神”“无脸怪”等都光顾“汤屋”洗掉身上的污秽。日本古来就相信水具有去除污秽的清洁作用,在《古事记》当中就有从黄泉世界归来用海水去除污秽的描写。“污秽”“净”也是出于神道的说法。日本的神社与“对污秽的嫌恶”息息相通,这里的“污秽”不仅指表面,也指内心的情感,如“嫉妒”“恨”等,因此就有去除“污秽”的种种相关的活动,如在神社参拜前的净手、漱口以及“除灾求福”的仪式等。

  与之相关,日本文化中也相信海水中的盐具有去除污秽作用。现在的日本大相扑比赛之前场地上要撒盐,其目的之一就是“驱邪”“驱除污秽”,现实生活中日本人喜欢沐浴,喜欢温泉也是基于此。与水相关的神有“汤神”“山神”“水神”(“山”“水”能保证“汤”的源源不断的流出)等。《千与千寻》中的小白化做龙形也与“水”相关,因为日本文化中“龙”通常也是“水神”的化身。

  5.萨满及言灵信仰

  关于萨满,在《幽灵公主》的开篇即有体现,平息祟神,用神水治病,召集村里人进行占卜等。虽然镜头很少,但是对于故事的整体展开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体现了古代日本人的“萨满教信仰”。同样的要素在《千与千寻》中体现在汤屋里的女孩子们身上。包括千寻在内的女孩子们穿着裙裤,招呼前来入浴的神,其穿衣打扮与神社中的巫女相仿,这同时更加印证了“汤屋”是神聚集之地。

  《千与千寻》的日文名为“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神隠し(かみかくし)”指孩子等突然失踪,古代认为孩子失踪是天狗(一种深山中的怪物)或是山神作怪。片名翻译为中文时,对这一词的处理不一,将“神隠し”译出的版本并不多,这大概与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不同有关吧。

  而对于“千”和“千寻”名字的设定,中国观众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但是对其背后的“言灵信仰”恐怕就知之不多了。“言灵” 在日本一般指相信言语中包含有不可思议的灵的力量,也称为“言魂”。日本人自古以来相信所说出的言语会对现实产生某种影响,吉利的言语会带来好的事情,不吉的话语会引发凶祸。因此在祭祀仪式上宣读祝词时绝对不能读错,现代日本人的结婚仪式上要避免一些与“结束”“又”“再”“断”相关的说法也是源于此。《千与千寻》中的千寻被汤屋的经营者汤婆婆夺取了本名,千寻从此受其支配,片中的千和小白在想起自己名字的一瞬间,汤婆婆的魔法解除。这本身即是日本言灵信仰的体现。其信仰根源在于得知某人的本名就可以支配某人的思想。据说以前的天皇的名字极其保密,不能直呼其名也与此有关。

  宫崎骏电影及日本的原始宗教以及相关解读

  宫崎骏本人为多神优越主义者,因而他的电影中处处体现出“多神”的或者“泛神”的要素。影片中众多的神都是宫崎骏在日本传统神话背景下的创作,但是并不显得怪诞,不仅因此获得了日本观众的认可,而且因其十分“日本化”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日本的原始宗教

  日本的原始宗教又称为“古神道”,以 “精灵信仰”“自然崇拜”以及“萨满教信仰”为基础,下文主要对“精灵信仰”及“萨满教信仰”作简单的介绍。

  1.精灵信仰

  精灵信仰(animism)也叫做“泛神”信仰,“万物有灵”信仰,“精灵信仰”简单地说就是万物之中皆居精灵,精灵的观念在古代日本人的思想中逐渐发展为对神的信仰。

  日本传统的价值体系之极端表现可以说就是多神教的世界观。绳文时代的神森罗万象,日语中因而有“八百万の神”的说法。“八百万神”是数量众多的神,所有的神之意,类似的说法还有“八十神”“八十万神”“千万神”。日本的神和其他国家有些区别,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中提及本居宣长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记载在《古事记传》中的,是对古代神的语意所做的相关说明。内容如下:

  “日本的神有贵有贱,有强有弱,有善有恶,这一点上与外国宗教中的佛、菩萨、圣人等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而且)无论人、鸟兽亦或山川草木只要因为有与众不同之处而成为敬畏的对象,则均可称为神。”

  本居宣长道出了日本的神的特色所在,首先,“万物有灵论”。古代日本人认为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有灵性,比如,山、沼、大树、巨大的岩石,狼、蛇、熊等动物,甚至之后的一些人物,如菅原道真、德川家康等都被提高到神的高度。其次,日本的神与人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性格弱点,因此对于日本人来说,神的存在虽然高高在上但又是很亲近的可触及的。日本人家里有家神、灶神,连坐的蒲团也有“蒲团童子”神,出外道边有道祖神、地藏菩萨。换句话说,日本人对所有不可思议的东西都会从中感受到神的存在。

  2.萨满教信仰

  “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Jdamman,意指兴奋的人、激动的人或壮烈的人,为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狭义上的萨满教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日本关于萨满教信仰的较早描述见于日本古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所使用的“鬼道”(妖术)。日本萨满的典型存在之一是巫女。巫女是在神社中侍奉神,进行神乐舞、祈祷,并传达神的旨意的人,多为未婚的女子,其装束通常为白衣红裤。

展开更多
相关内容:
宫崎骏解读龙猫千与千寻幽灵公主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