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这几部电影,就不算真的懂戛纳

2017-05-22 17:47 作者:陈趣奇 时装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正热闹着呢。

  什么戛纳红毯杨洋被外网认成井柏然、春春穿旗袍,特里·诺塔利四肢“行走”抢镜,果然啊,争议、话题度就是戛纳的家常便饭。

(图片源于微博)

  不过作为一个电影节,红毯不只是明星的名利场,电影作品才是戛纳的重中之重呀。

  为了庆祝戛纳70大寿,法国电影资料馆专门汇总了一系列堪称“戛纳丑闻”的经典影片,来回顾这不安分的70年。

  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福茂为此亲自挑选出26部曾在电影节历史上引起过巨大争议的影片,向人们展示作为艺术创作的电影是多么私人、大胆,甚至挑衅。

  它们血腥、夸张、情色、令人不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的五部,看看为什么这些电影惹来争议。

  《夜与雾》(1955)

法国

战争/短片/纪录片

导演:阿伦·雷乃

主演:米歇尔·布盖/阿道夫·希特勒/莱因哈特·海德里希

  1954年,在法国解放10周年之际,二战历史委员会委托阿伦·雷乃拍摄一部有关犹太人大屠杀的影片。

  作为战后最早讲述大屠杀的纪录片之一,导演阿伦·雷乃用采用黑白影像资料和重访集中营所拍下的彩色画面,极尽写实地拍出因纳粹而阴霾的奥斯维辛城。

  纪录片中尸骨堆积如山,整筐的头颅和有各种各样的人体碎片都令人毛骨悚然,还有很多特写的眼神,老人的,孩子的,妇女的。眼里没有一点生机和希望。

  最后纳粹军官在审判庭上理直气壮的“不是我的错”更是直击人心。

  虽然影片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片子纳粹的罪恶让人不寒而栗,永生难忘。

  《夜与雾》在1956年入选戛纳,当时因法德官方的介入而撤片,后来法国媒体和大屠杀幸存者的联合抗议,才让它最终得以在非竞赛单元露面。

  《极乐大餐》(1973)

法国

爱情喜剧片

导演:马尔科·费雷里

主要演员:马塞罗·马斯托依安尼、乌戈·托格内吉、米歇尔·皮寇利

  1973年马尔科·费雷里的《极乐大餐》在评审时,很多观众恨不得把口水吐在导演脸上。

  还有人说当时担任评委的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直接看吐了。

  电影一开始讲述了四个大男人来到别墅,叫了一流的食材,同时又叫了很多美女来一起享乐,但电影演到快一半时,就会发现他们奢侈淫乱的聚会其实是一场自杀聚会,这四个人是准备一直吃到撑死……

  一路吃吃吃,呕吐、乱交,暴食,放屁声,粪便接踵而来,导演毫无顾忌的表现这一切,主角也在毫无顾忌的体验这一切。

  结果就是,大家都死了。

  这部电影在当年的法国掀起了巨大的争议,作为当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影评家们要么抨击它是法国电影史上最恶心、堕落的电影,要么说它是对资产阶级当权派尖酸刻薄,激进的攻击。

  虽然到了现在,《极乐大餐》似乎没有当年那么让人惊恐作呕,但当时面对争议和传言,主创们“乐在其中”的样子和现场对主创们此起彼伏的嘘声依然留在历史的镜头里。

  《爵士春秋》(1979)

美国

幻想 / 剧情 / 歌舞

导演:鲍勃·福斯

主演:罗伊施奈德、雷兰德帕尔玛、杰西卡兰格

  这部PG-17的R级电影获奖《爵士春秋》荣获金棕榈奖的时候,戛纳特立独行的道德衡量标准又开始让人怀疑人生。

  《爵士春秋》算是导演鲍勃·福斯半自传,他在跳舞、编舞、导演等方面都能表现地才华横溢,但私人生活却一片糟糕。

  男主在女人和烟酒中挥霍度过,最后却晚景凄凉,在病床前苟延残喘。看起来剧情很玛丽苏,但观众却不买单。因为电影里的潜规则,利欲熏心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不过《爵士春秋》的歌舞编排还是让人服气的。

  所以当时无论是观众还是评审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两极,有人赞有人弹,但放到现在来说,比《爱乐之城》等等的主流电影打动人心得多。

  《趣味游戏》(1996)

奥地利

惊悚/剧情/恐怖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娜奥米·沃茨,迈克尔·皮特,布拉迪·科贝特,蒂姆·罗斯

  今年戛纳70周年,导演哈内科带着新作《快乐结局》而来。拿过两次金棕榈的他实力当然不容怀疑,但他导演的《趣味游戏》能入选1996年金棕榈,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这部电影虽然叫《趣味游戏》,但一点都不”Funny“,而且实际上片中有大量暴力厮杀。

  影片两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闯入了一家人的假日别墅,用“借鸡蛋”为引子,将一家人囚禁虐待,玩起了“猜猜明天你们还能不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的“趣味游戏”。

  对这一口三家进行对肉体和精神双重摧残,推进地情节不断摧毁观众心理防线的折磨情节,让当时的观众无法忍受甚至看到一半就走了。

  剧情残忍就算了,其中有一个片段是当母亲终于夺过散弹枪反击之后,其中一个歹徒竟然拿起一个电视遥控器,按下了“后退”按钮,回到了妻子抢过枪前的那一刻。这次他早有准备,没有让母亲得逞,他拿起枪,一枪将她的儿子爆头。

  在戛纳放映的时候,当女主人开枪打死暴徒之一时,观众一起欢呼鼓掌,但当看到影片竟然被另一个暴徒用遥控器倒回去的时候,影院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知所措。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邪恶电影,从狗到孩子到两个成年人,都遭遇了恶魔般地折磨,没有一点希望出现。

  通过这部电影,导演哈内克对整个社会和人性的批判和揭露血淋淋地展现出来,看完分分钟被虐到内伤,同时对暴力有了深深地反思。

  《甜蜜的生活》(1960)

法国/意大利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安妮塔·艾克伯格、阿努克·艾梅、尼可

  看完前面几部电影,《甜蜜的生活》的故事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暴力和血腥,它以娱记马切罗的个人情感经历和记者生涯为主线,借主角的视角讲述意大利上流社会光怪陆离。

  没有令人恶心的情节,它靠什么成为戛纳史上饱受争议的电影?

  原因在于它对上层社会堕落,黑白颠倒和宗教盲目的批判和揭示,涉及到当时罗马的知识分子,天主教会和电影和媒体世界。

  后来就被称之为“煽动犯罪和堕落的作品”,指责导演试图“用不道德来教化道德”。

  不过所有的这些都没有妨碍《甜蜜的生活》摘下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上,关于电影的争议有很多。美学、政治、道德、暴力,统统都有涉及,如果你只关注那些热门的电影,那么你还不算了解戛纳。

展开更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