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昊:成长中的树

2013-09-09 19:02 张倩忆

  二战后,凭借出色的设计创意,意大利完成了从欧洲工厂到国际时尚之都的转变。这个先例总让人期待从中国制作转变到中国设计这个转变的早日到来。从当代时装产业角度而言,中国参与的很晚,服装设计师这个职业在国内依然属于一个新兴、发展中的职业。

1

  从早一辈的设计师们泡图书馆,被山本耀司等设计师的设计师作品的图片折服,到新生代的设计师们负笈海外求学,并参与到西方时装产业体系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从中国制作转变到中国设计的希望,虽然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转变,但这个转变令人期待,并且有些事有些人的出现在不断鼓励我们去怀抱希望。新生代设计师中的佼佼者、女装设计师邱昊的发展轨迹就像这个转变进行时的缩影。

  这些年来断断续续和邱昊不断接触,他的外形没太大改变,依然纤细,虽然在海外获时尚圈内经典的奖项,也依然保持害羞的状态。比如在人群中遇到,他会在一边眼角弯弯地笑着地等你看到他,并不会走过来直接打招呼。私下聊天中,他依然坦白直言,不会委婉客套。而我个人则越来越喜欢他,因为聊天时,让他眉飞色舞的话题是找到一个很棒的面料供应商,发现一个质量监控很好的工厂等等。他会带着得意洋洋地表情炫耀,某家很挑剔的工厂主动表示愿意与自己合作等等。那种孩子气会让人对他产生信心 —— 你瞧,当我们选择服装时,还有什么比一个始终关注设计与制作的设计师更让人有安全感的呢?那些不断向前又始终不失初心的人就像一颗不断成长的树,总带来令人惊喜的果实。

2

  从自学成才到自己开店,从业内佼佼者到负笈海外求学,从回国创立自己的品牌到逐渐有了真正下单订货的买家,邱昊始终在服装设计师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虽然在对外的人际交往上他显得有些害羞,但是涉及到工作时,他会进入忘我状态。比如早在施华洛世奇决定和中国设计师合作之前,他就曾自己主动联系合作,因为觉得当季的设计如果加入施华洛世奇水晶会很合适。后来成为第一批与施华洛世奇合作的设计师并合作至今,他并不轻易妥协,总要找寻最合适自己设计的配饰。比如2014的春夏女装中,他自己设计项链,用了一种解构特殊的、亚光感的施华洛世奇水晶。为了完成这套设计,施华洛世奇从国外调配水晶,直到2014的春夏女装走秀前一周才完成制作、配送到位。

  邱昊在自己的新工作室里放了一整套2014的春夏女装的项链,看起来很喜欢这套设计。谈及会否设计更多配饰时,他忍不住炫耀自己很早就在设计配饰,比如刚从伦敦学成回国时设计的、那条可以斜背在身体上的长项链,“那条售价近三千,但是很快就卖掉了。最近,我还看到有个客人在用!”略微沉默一会儿,他表示人的精力有限,目前对他而言更重要的是专注于服装与面料的设计,因为国内有买手在实实在在地买货销售,而非代销,自己要对他们负责。

3

  这样的邱昊的确和我数年前遇到的“任性的小孩”不太一样了。邱昊的父亲是最早下海经商的那批人,从事室内装修行业。高中没毕业,邱昊就已经能熟练地绘制设计草图,同时他也越来越感到苦恼 —— 为什么要去迎合那些自己实在不认同的审美判断?进入大学后,学习空间设计的他逐渐迷上了服装设计,认为在这个领域能更为自由的发挥。大二时,他用父亲给自己买电脑钱租了个小门面,尝试发售自己和同学们设计的服装。这段时间,他遇到了他的搭档翘翘。

4

  两个有才华又年轻气盛的年轻人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于是他们决定去上海发展。开始,并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做,只能依样画葫芦随大流,尝试进入商场。现在回顾那段经历不难看到社会转型中,两个想要领先一步的年轻人无法回避的碰壁。今年,邱昊的装置设计成为美术馆的展览,而回到当年,同一个人设计出来的装置陈列成为商场内上至管理层下至邻居商铺嘲笑的目标:“看不懂,这是什么怪东西”。几经碰壁,他们决定回到最初的方式自己开店,按自己的喜好装修店面。2001年与合伙人在上海成立女装品牌 Neither Nor,创建 One by One/LAB 设计概念店。没想到这个无奈之举反而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并带动了上海长乐路本土设计街的发展。这时,邱昊决定出国进修学习,2004年,他考入了著名的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

  毕业后,邱昊选择回国发展。2007年在伦敦注册了设计时装品牌 Qiu Hao,并在上海开店销售。第二年,他赢得了美丽诺羊毛标志大奖,这是一个享有国际盛誉的业内大奖,当年 Karl Lagerfeld、Yves Saint Laurent、Giorgio Armani 等设计巨匠皆是经由这个奖项打开了发展道路。一时间,邱昊成为全球焦点。这个引人瞩目的奖杯目前就在邱昊的工作室内,堆在成堆的书籍之上,更像一个书镇。

5

  淡漠来自满足,反感来自过剩。大约是少年成名的缘故,邱昊越来越专注于名气之外的世界,成为媒体人口中一个不太好采访的设计师,因为他会为了保证设计时间而直接回绝采访。为了能专注于自己的设计,他也陆续拒绝了很多在旁人看来是颇为名利双收的跨界合作。他不断地寻找各种新材质,尝试自己设计面料,在工艺和剪裁上做不同的尝试。他的设计越来越展现出一种安静又力量感的风格。

  如果不作为媒体人,撇开职业需求,作为一个爱美的女性,当然会喜欢邱昊这样设计师,因为我百分百认同他的这句话:“我认为好的设计是需要被市场认可和接受的。成功的时装设计作品需要将创意和实用结合在一起,能够穿在身上的时装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你瞧,他说的市场,不就是你我么?邱昊提供给你我的不是高街流行款,而是另一种自我表达的选择。


向下展开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