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微针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
纵观全球市场,一项前沿技术正在兴起——凭借细过发丝的微米级“可溶性微针”,让有效成分轻松又无创地透过皮肤进入人体。这项技术被称为“可溶性微针透皮给药”技术。在美国权威科普类杂志《科学美国人》评选的2020年有望改变世界的十大新型技术中,微针给药技术名列榜首。这十大获得认可的新兴技术都具备超越现有技术的潜力,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并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对该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难想象,这种全新的给药方式,未来会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应用于医美护肤,可以大幅提升活性成分吸收率,甚至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以用简单贴敷的方式达到类似注射的效果;应用于医疗,透皮给药替代吃药和打针,可以免去药物给肠胃带来的副作用,解决儿童不愿吃药、老人吞咽困难、以及注射疼痛不方便等难题。

微针是由硅、金属或其他材料通过微电子制造技术或微铸模技术制成的直径为30~80μm,长度为几百微米到几毫米不等的细小的针。微针作为一种介于皮下注射和透皮贴剂之间的新型给药制剂,可定向突破皮肤角质层屏障,在皮肤表面形成多个微米级别的机械孔道,显著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通过控制微针长度,可避免触及真皮层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降低或消除给药过程产生的疼痛;另外,微针给药方式便捷,可自行施用,无需专业人员操作,主要用于小分子药物、蛋白多肽、疫苗等的经皮吸收,此外,在医疗美容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
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可溶性微针技术”正有望让我们进入一个无痛注射和无痛血检的新时代。无论是与注射器还是贴片结合,可溶性微针都能避免与神经末梢接触,从而避免产生痛觉。它可以穿透皮肤表层的死细胞,到达由活细胞和间质液组成的表皮。许多微针注射器以及微针贴片已经被应用于疫苗注射临床测试,也被更多地应用在糖尿病、癌症以及神经性疼痛疗法的临床试验。因为微针注射器或者微针贴片会将药物直接注射进表皮或真皮中,因此,对比只能依靠皮肤扩散作用的传统透皮贴剂其能更有效地传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