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2014-03-20 01:04 wujiaqi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热点聚焦:李代沫吸毒被抓

  近年来,娱乐圈所谓“明星”涉嫌吸毒的新闻一直未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北京地区抓获的涉嫌吸毒的艺人就不少:2010年9月,台湾歌手高明骏因吸毒被北京警方抓获;2011年1月,摇滚歌手谢天笑因吸毒被拘留;同年4月,香港演员莫少聪因涉嫌吸毒被北京警方查获;2012年1月,青年演员张默涉嫌吸毒被抓。

  娱乐圈和毒品为什么如此亲密?

  一系列艺人涉毒事件触动着人们的神经:明星生活殷实,为何还要吸毒?一些正值事业巅峰的明星因吸毒而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为何没有起到警示作用?某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爆料称,有些艺人吸毒纯粹是生活空虚所致。“这些演员、歌手很光鲜,在掌声、鲜花中度过,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充实。他们在压力之下,会感到内心空虚,需要寻求刺激、排解无聊。”她说,甚至在某些明星眼里,吸毒是一种前卫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地位的体现。

  德国心理学家博尔温·班德洛的《隐疾——名人与人格障碍》,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帮助。博尔温·班德洛说,人的大脑当中有一个“酬劳系统”,这种酬劳系统通过大脑内部的“内部吗啡”去刺激“幸福激素”的分泌,正常人的“酬劳系统”稳定地运作着,使他们能在本能和克制之间做出平衡,他们从童年起,就可以忍受做完作业再去吃苹果,但有一种人,一种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酬劳系统达到满足的阈值要比正常人高更多,他们“不能忍受酬劳的延后。他们随时随地都要有幸福的感觉”,于是屈服于自身本能的诱惑,通过滥交、吸毒、暴饮暴食、自残等形式,使自己的幸福荷尔蒙的迅速得到增加。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那么,名人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具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愿望更强烈,更渴望掌声、赞美,更愿意挥发自己的性魅力,文艺工作显然是最能满足他们愿望的领地之一,于是他们相对集中地出现在这里,他们也更容易成为明星或者其它领域的名人,所以,当初和那些草根出身的明星一起工作的人们,还在原处劳动,甚或境遇更坏,而他们跻身明星行列——总要先求什么,才会得到什么。

  社会学家周孝正等专家分析说,当下的不少所谓明星在成名之前,经历大多坎坷,成名成为唯一追求。然而,当他们发现自己一举成名、一夜暴富后,很容易进入“失范”状态,受到所谓“毒品文化”的吸引和诱惑。提起“抑郁”,很多人都会与“想不开”、“自闭”、“自杀”等字眼联系到一起。在各大医院,“抑郁症”更是以一种精神性疾病名称而存在。春天到了,湿冷阴霾的天气容易令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究竟这种感觉是否就是“抑郁”?当感觉到失望、痛苦、自卑、不开心、害怕时,我们又能如何自我调剂?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产生春季抑郁的原因

  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春天,人最容易被抑郁的情绪笼罩。每逢此时,心理诊所常常是人满为患。抑郁情绪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它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天气好坏只是诱因而已。自然和社会的外部环境是产生春季抑郁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春季早晚温差大,还有连绵的阴雨都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很多人在春季会出现抑郁情绪,尤其是毕业生,是因为这个时候面临毕业和找工作的压力,带来很重的精神负担。

  潮湿闷热让人身心不快

  每年的四五月份,广东都会经历几茬所谓的“回南天”,墙壁“流泪”、地板打滑、衣被也潮乎乎的,人体感觉很不舒服。另外,春季乍暖还寒, 气候变化无常,几天之内就有可能经历三季或四季,甚至一天内的温差就达到十几度。

  天气过于潮湿、多变,增加了人体对环境的适应难度,会使人体内部环境失去平衡,引起神经功能的紊乱,人体容易感到劳累、睡眠不好,或发生过敏、哮喘、感冒、心血管疾病等。生理上的不舒适感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愉快,出现烦躁、压抑或抑郁,因为人的下丘脑相当于一个转换器,任何身体上的不适,都通过它转换成心理上的感觉,而心理的变化也通过这个连接中枢转换成生理上的反应。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区分:抑郁并非都是病

  每当心情低落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想到:我是否得了抑郁症?有些人惶恐不可终日,自我封闭,茶饭不思。然而,在心理咨询师黄家良看来,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存在于所有人当中。“事实上,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能体验到时代的紧迫感、挤压感,生活速度太快,人的心理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平静。”黄家良指出,与喜怒哀乐一样,人们对于抑郁并不用忌讳,甚至害怕。“有些人一发现自己情绪压抑,就去吃抗抑郁药物,其实大可不必。事实上,抑郁情绪是可以自行调解的”。

  怎样判断抑郁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在挫折出现的时候,抑郁的情绪就会自然而生,失落感、失败感等不高兴的情绪都可以引起抑郁。若单单只是一样或者两样“不高兴”的情绪,而自我又意识到情绪产生波动时,即“自知”时,这种属于抑郁情绪,而不是病。

  抑郁并不等同于抑郁症,区分抑郁与抑郁症,关键在于是否“自知”。真正属于精神病症范畴的抑郁症,是多种不愉快感不断反复叠加,以致人体无法承受,出现种种身体不适症状如失眠、厌食等,严重影响到健康,才需用药物加以控制,“患上抑郁症时,人体会产生一种不自觉的自我封闭感,不愿与外界接触,但此时患者本身却丝毫没有情绪的不安感,即为不自知”。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抑郁症与心理亚健康相似

  亚健康是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其部分表现与抑郁症很相似,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亚健康状态可以包括躯体和心理两方面,在心理方面可以出现情绪低落、休息不好、全身无力等现象,但抑郁症是独立的疾病,是以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最可怕的是抑郁症患者没有求治欲望或表现,有很强的负罪感,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负担,自杀死亡率很高。而亚健康人群却往往相反,他们会积极求治。

  如果抑郁症状持续出现2周以上,在消除客观原因后,抑郁症状仍然存在,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抑郁症患者如果病前有不良刺激,其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会明显超过普通人对同类刺激的反应。但由于抑郁症患者多不敢面对问题,所以家人的帮助就将会是主要的途径,切记要多尊重和鼓励病人,使病人及时得到合理的、正确的帮助。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那么,如何判断身边的亲人是正常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呢?专家说,除了情绪低落外,抑郁症患者还可能有如下几种表现: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活动缓慢,有时又可能变得容易为小事发脾气;常自责,或有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思考速度减慢,患者也可能感到自己变笨了;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而不稳,特别是早醒,也就是睡眠的最后一次觉醒时间明显提前;食欲不振,进食减少,体重也可能明显减轻;性欲减退,对异性不感兴趣;反复出现自杀念头,甚至有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严重的症状。据统计,有自杀念头但不实施的抑郁症患者占70%;有1/3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其中有15%患者身亡。

  网上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抑郁心理测试表,对照自己测试后往往会吓一跳。这种测试可信吗?专家说,专业医生在诊治心理或精神疾病时,有时也会参照一些测试表,但是像抑郁症这些精神疾病,在医学上还没有定量诊断。抑郁评定量表的测试结果,不能作为抑郁症的诊断指标,只是供专业医生参考。对老百姓来说,在做这些测试时,对于有阳性结果的测试,可以提示我们可能存在情绪的困扰,但不一定就是抑郁症,需要专科医师来进行明确的诊断。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拯救情绪 释放心中负能量

  1、抗抑郁要找元凶

  那么,抑郁要如何调节?黄家良表示,酒精并非舒缓情绪的良方,“讲”与“写”是最有效的方法,将不不开心的事与信任的家人、朋友倾诉,从对方那边得到安慰与鼓励是最好的良方。此外,养成写日记、写博客的习惯,可以把低落的情绪如同字体一样释放出来,人也会轻松不少。另外有些人喜欢安静,不妨找个地方静静地坐上一会,反思得失、总结,你会发现,心情会很平静,此前遭受的挫折冲击也会得到缓解。

  抑郁真正的元凶一般不容易被察觉,因为它往往隐藏在假象的背后。“很多上班族感到抑郁都会认为是工作造成的;正如很多家庭主妇得抑郁都会觉得是家庭生活不和睦、丈夫出轨等。其实这些都是假象。”黄家良表示,“上班族之所以在乎工作,往往是考虑到一旦失去工作,生活将会受到影响;家庭主妇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家庭、丈夫是她生活的所有依靠,失去他们等于失去自我。所以,隐藏在表象之后,才是自己最重视的,克服这些才能抵御抑郁。”

  2、宣泄可以缓解女性的抑郁

  宣泄可以缓解女性的抑郁。哭应该算是一种可取的宣泄方式,一个人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将来很有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做出极端行为。需要提醒的是,宣泄一定要注意方式与方法,不要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倾诉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选择自己的挚爱、亲朋或者是信任的人去倾诉自己的苦恼,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明星为何要吸毒?正确减压方式抵抗抑郁

  3、可尝试多一点户外活动

  可以为自己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出去走走,或进行适量的运动,尤其是在充足的光照下,散散步,爬爬山,骑骑单车……感受春天大自然带来的生机。在阳光下散步,沐浴着温暖明亮的阳光,会令你感觉生活也随之明媚起来,此外,运动过后,当汗水流了一头一脸一身的时候,抑郁就被狠狠排解了。

  4、找人诉说

  当情绪无法摆脱抑郁时,你应该找人诉说。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将你的抑郁你的烦恼全倒给他。当你的烦恼随泪水夺眶而出的时候,阳光已经射进阴郁的心中。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可以找知己朋友,尽吐苦水和心中不满。

  5、巧妙运用色彩

  因为抑郁者的心情本来就很低落,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已经带了阴暗的色彩,这时无论是穿戴、化妆,还是生活环境的设计,能够主动接近和运用一些温暖积极的色彩,就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黑色、灰色、蓝色、青色,甚至白色这样的颜色,不宜过多使用,因为这些颜色会让情绪更低落。在服饰、房间色彩上选用一些愉快温暖的色彩,如粉红、橙色、粉黄、金色等等,可以从外环境上调动积极的情绪。 (图片来源:CFP)


向下展开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