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0 11:47 生活保健
所谓口臭(也有称“口气”的) 就是人口中散发出来的令别人厌烦、使自己尴尬的难闻的口气。别小看口臭这小小的毛病,它会使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敢与人近距离交往,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正常的人际 情感交流,令人十分苦恼。
想让产臭菌多起来并引起口臭,办法简直太多了,可能你不经意之间就选了几个。
一、口腔疾病: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的味道,而产生口臭。
二、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近来,我们还发现,导致许多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口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门螺杆菌后,口臭症状明显减轻。原因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直接产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三、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及经常吃葱、蒜、韭菜等辛辣**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鸡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发生口臭。
四、节食减肥,或因病不能进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因此发生口臭。
五、少女口臭:有些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较低时,口腔组织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从而产生口臭。
六、能使使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如某些镇静药、降血压药、阿托品类药、利尿药以及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等。
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昏迷患者,以及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肺囊肿等,亦可能引发口臭。
八、长期的便秘,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被吸收入血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胀、食欲减退、易怒等自体中毒症状。
九、晚餐太“重”,吃得过饱或进食肉类、油腻食物比重过大或辛热**性调料用量过大,浓香有余、清淡不足,晚餐距睡眠时间过短,睡觉时胃中还存留着过多食物等等。
十、心理压力过大,经常性的精神紧张导致身体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反射性地出现消化腺,尤其是唾液腺分泌减少,导致口干,从而有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产生口臭。
口臭怎么办?只要你认真清洁口腔,戒烟戒酒定期看牙医,这些口臭完全可以消除,再也不用「谈吐如放屁」了!
轻度口臭口气者
1)应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刷舌,保持口腔的清洁。
每天早起、饭后和睡前认真漱口刷牙,必要时,用牙刷或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
2)戒烟戒酒
抽烟的人口中经常会有股烟味,**性较强,容易产生口臭,烟味又不易清除。还应该少喝酒,酒多伤肝,容易产生胃火旺盛,导致口臭。
3)饮食预防
口臭属于胃肠道有“热”,应尽量少吃助热的温里散寒类食物,适量吃一些消热的清热类食物,热性食物容易产生胃火导致口臭。推荐长期冲饮杭白菊。饮食要相对清淡,少肉食海鲜,多果蔬,避免吃生冷、辛辣**、有臭味及不易消化、油腻类食物。
4)规律作息
没有健康的生物钟,经常熬夜的话,很容易诱发口臭。要调整作息时间,从内到外杜绝口臭。
5)多喝水或者是绿茶,保持口腔湿润。
食用食物,细菌在舌头上分解黏液和食物(特别是甜食和奶制品)蛋白质的时候,细菌会释放硫化物,进而导致口臭。而细菌的天敌是唾液中的氧。多喝水有助于增加唾液分泌量,对口臭具有“中和”作用。多项研究显示,绿茶具有防止牙病和缓解口气的作用。
6)用适量石膏水可有效缓解去除口气,饮用三清茶亦可缓解轻度口气。漱口水、口香糖等对轻度口气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中重度、顽固口臭
少数口臭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呼吸道疾病(上颌窦炎、肺炎、鼻咽癌)、胃肠道疾病(晚期胃癌、肠梗阻)、肝硬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1)口源型口臭如果是牙齿疾病引起的就应去正规医院口腔科,牙病好了口臭倘若还未尽除,则需用中药进行慢慢对症调理。
2)各种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口臭,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治 愈或症状缓解,这些特殊的臭味自然会消失。
3)女性阴虚口臭可用温补之法,也可自己用枸杞和五味子泡茶慢补,肾水充足则口臭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