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尼「生命之水•滴滴寄情」 携手稀捍行动“傣纸阳光教室”再次启程

2014-08-14 17:18 sunhuimei

 -水,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权利-

  2014年 中国•云南

  “水,是如此简单的一个字,却蕴含深刻的意义。因为,凡是有水的地方,那里就有生命、能量和健康。”           ----Giorgio Armani

  2014年7月,阿玛尼品牌携手创新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刘畅先生以及多家主流媒体深入探访「生命之水•滴滴寄情」全球慈善项目中国云南分项目保护区-楚雄禄丰县甘冲村。

  此次探访之旅包括:回访前期项目捐助建设的蓄水池水质情况,为当地学生普及了保护水源及健康用水的重要性,同时还特别在当地的甘冲小学举行了“稀捍行动傣纸阳光教室”活动,邀请张梓琳小姐、生态人文摄影师孙晓东、儿童心理学画家唐韫担任志愿者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常识课,并带领孩子们在傣纸上画出他们心中水的形象以及拥有了健康之水之后的愉悦心情。在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活动中,一方面让孩子们建立对保护水源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通过云南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增进了孩子们的自豪感,从而更为深入的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ACQUA FOR LIFE”-「生命之水•滴滴寄情」全球慈善项目由乔治•阿玛尼先生携手非政府组织国际绿十字会(Green Cross International)在2011年共同启动,以此来改善缺水地区儿童的安全生活用水状况,并倡导节约水资源的文明习惯。

  2012年,中国•云南,继玻利维亚、加纳之后成为了该项目在亚洲的第一个项目标的。自2012年起阿玛尼品牌连续两年的项目投入,为当地村民和小学建造了引水项目,其中包括:为当地建造2个水源水池、4个蓄水池,蓄水池从20-40立方米不等,再从蓄水池分片区供给各家各户,同时为当地小学提供日常生活用水。

  这一举措大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饮水、生活用水以及灌溉用水的紧缺状况;在为甘冲小学的学生解决饮用水问题的同时,也致力于学校的卫生条件的改善,如今,每周三已经成为孩子们的洗澡清洁日,安全的饮水和淋浴这些在城市里司空见惯的基本条件,从曾经的奢侈变成了每个孩子都能享有的权利。

  正如阿玛尼先生所言,“凡是有水的地方,那里就有生命、能量和健康。”学生们的画作和天真无邪的笑容感染着现场每一位志愿者和媒体人,一颗颗保护水源、保护自然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悄悄播下。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随着ACQUA FOR LIFE项目一天天的深入,每个人的点滴行动,源源不断的为我们生活的地球灌注无尽的爱与生命力。

  水,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权利,而保护水源,节约用水是每一个人每天都可为之的小小善举。为了明天我们依旧可以享有安全用水、健康饮水的权利,请加入我们一起“Acqua For Life, Acqua With Love”。

  附录及图片:

  一:阿玛尼“ACQUA FOR LIFE”-「生命之水•滴滴寄情」项目资料

1

  阿玛尼「生命之水•滴滴寄情」公益海报

  生活在城市中,自来水的方便令我们慢慢忘记了水的来之不易,也无法了解水的真正价值。地球五分之四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有约98%是既不能供人饮用,也无法灌溉农田的海水,人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003%,而水源一经污染,便会威胁人类健康。世界各地每天有4000名儿童因饮用不洁污水而染病死亡。因此,Giorgio Armani与非政府组织国际绿十字会携手合作,以此来改变缺水困境,令大众更为关注全人类健康水源的议题。

  2012年,「生命之水•滴滴寄情」项目选定了中国云南作为亚洲的保护标的。

  中国•云南:楚雄禄丰县甘冲村

  在这个国土面积为3.05平方公里,全村村民和一间甘冲小学的全部用水,均需要村民每天去距离黑泥沟村1.5公里的地方挑水。黑泥沟村有55户农户,分散居住形成四片。这一个水源显然不够用,同时村里的甘冲小学有200多名寄校生,饮用水则由村委会接济,而生活用水用的是接近矿区尾矿的地表洗矿水,不仅水氨氮超标,含氟且盐味重,且非常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2

  左图:接近尾矿的洗矿水/右图:阿玛尼「生命之水•滴滴寄情」项目的水源

  2012年3月,「生命之水•滴滴寄情」项目入驻黑泥沟村,为当地村民和小学建造了引水项目。此项目包括:为当地建造2个水源水池、4个蓄水池,蓄水池从20方到40方不等,再从蓄水池分片区供给各家各户,同时供给给当地小学做为生活用水。

3

阿玛尼「生命之水•滴滴寄情」项目建造的蓄水池(左)和铺设到村民家中的自来水(右)

4

阿玛尼「生命之水•滴滴寄情」项目建造的学生洗浴蓄水池(左)和学生洗手台(右)

5

刘畅先生为学生教授自然课并与学生们互动

6

志愿者在与甘冲小学的学生们互动及学生们的画作

7

  阿玛尼携手丝芙兰为甘冲小学捐赠饮用水1720瓶

  二:稀捍行动“傣纸阳光教室”项目资料

  傣纸保护项目

  历时800余年的傣纸工艺,源于西双版纳, 因取代贝叶经抄写经文用于礼佛而相传至今。其制作过程完全取材自一种名为构树的木本植物的树皮,通过反复制取纯,经蒸煮、清洗、打浆、捞纸、晾晒、抛光、收纸等流程后全手工制成。其整个过程与清洁的水源密不可分,其过程对水的循环利用不会带来任何污染。这一古已有之的传统手工艺是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共存的完美例证。

  稀捍行动为保护中国传统造纸工艺,欲将历时三年,以创新公益模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结合现代创意与设计理念,探索新的市场化出路。从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支持热带雨林当地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傣纸阳光教室”活动

  作为傣纸保护项目2014年度第一站,“稀捍行动”以文化公众教育的形式展开傣纸阳光教室系列公益活动。特邀生态人文摄影师、儿童画画家等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参与开发傣纸阳光教室儿童美术课程,让更多孩子在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活动中,建立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自豪感,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传承文化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意义。


向下展开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