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棉布购物袋就环保了?

2007-09-05 12:14 liumeng

 

环保购物袋

2007年的整个春天和夏天,时髦人士们的话题都围绕着一只棉布袋子。这个袋子从外表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它却成为了各路名流人手一只的爱物,名模Kate Moss、Lily Cole、Erin O'Connor,歌手LilyAllen,演员Keira Knightley、ReeseWitherspoon等都是它的拥趸。低至5英镑的价格使得它在今年3月20日伦敦上市当天就被抢购一空。短短数月间,原本5英镑的价格已经猛增几十倍,在ebay上,它的价格被炒高到199美元—饶是如此,想要把它提回家,你也还是要靠拼抢和运气。7月6日,该款包在台湾发售时,就引发了因强烈推挤导致的受伤事件,场面之火爆,仅亚于去年的哄抢PS3枪击事件。 

  我们说的主角,就是打着“环保+限量+低价”概念的“I’m not a plasticbag.(我不是一个塑料包)”。据调查,英国人一年平均用掉167个塑料袋,这个包的来由无疑就出于此。

  无独有偶,名模Laura Bailey近日穿着一款运动上衣亮相,衣服上写着:“Green is the new black(绿色就是新黑色)”,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她对目前最当红的人道主义时尚的推崇。此外,女星Misha Barton和Charlize Theron都身着人道主义设计师的靓衫亮相伦敦时装周。这些名人皆为Wildlife Works以及Topshop旗下最受欢迎的生态品牌People Tree等的忠实顾客。时尚业染指环保,这并非新鲜事。不过把环保口号穿在身上,则是新近才加到“时尚受害者”们头上的新功课。

  虚伪的时尚环保

  在“I’m not a plastic bag.”上市导致挤伤事件的后一天,即7月7日,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起,号召全球对抗气候变暖的“LiveEarth气候危机演唱会”在悉尼开幕,开始经由英国温布利、中国上海、美国纽约、南非约翰内斯堡、德国汉堡和日本东京在全球接力登场。逾150名知名艺人在世界各地参加了这场演唱,整个巡演通过120家电视网、互联网和音乐广播转播—这是史上最大的一次媒体活动。

  然而,演唱会的重点却让人觉得模棱两可。在上海LiveEarth现场,不少观众都承认,吸引自己到场的原因主要是艺人本身,而非环保概念。当被问及会否在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大部分被访者都表示:“应该会吧。”口气犹豫的还不止普通观众,Sting的妻子TrudieStyler就十分坦率地告诉记者:“当然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享受音乐所带来的欢乐。”在这句话之后,她才补充说,音乐会同样也显示出“最终人们开始认真为这个珍贵星球着想了”。

  有些明星则直接谴责这场演唱会“颇有些伪善”,比如拒绝参加的摇滚乐队Arctic Monkeys—“我们要用相当于十户人家所用的电力来点亮一个舞台。”鼓手马特?海德勒斯指出。他还补充说:“更有身份的人可以做出更重要的决策,我们为什么非得发表意见,就因为我们是个乐队?”

  凡事涉及明星和时尚,就总会变得表面化。LiveEarth虽然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但却为地球带来了污染:明星们为了赶场,必须搭乘私人飞机频繁飞行;观众们也要开车赶赴演唱会—据统计,参加伦敦和新泽西演唱会的观众将产生5600吨的温室气体;至于呆在家里看网上直播的人,也等于是支持了LiveEarth网站的赞助商雪佛兰—这个品牌生产一种非常浪费燃油的汽车—SUV。就更别提受邀请的麦当娜在去年自己为期4个月的个人巡回演唱会上制造过440吨温室气体了。

  至于那些明星们的追随者们是否会因为买了一个“I’m not a plastic bag.”就再也不用塑料袋,这个问题很难解答。并且,这也并非问题的全部。那些哄抢新包的时髦女郎可能想不到,对于“永远少一件”的时尚业而言,环保概念几乎是致命的。对话人道主义时尚设计师ecostylist.co.uk由一位27岁的政治学毕业生Dawn Mellowship创建,主题就是人道主义时尚。网站开通没多久,就获得了惊人的点击率。“我发现虽然有很多人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想要活得时髦而有道德感,但他们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寻找有关消息,”她说,“而我有足够的知识和时间来帮他们。”

  这位时装爱好者为顾客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每次收费5英镑。“每次我给一位新顾客进行咨询时,首先会让她整理她的衣柜,看看哪些衣服还能穿,哪些衣服穿不了。”Mellowship说,“我让她们把不想要的衣服送给慈善机构,忠告她们千万不要成为衣奴。”

  毫无节制地添置新衣物,是大部分“时尚受害者”的通病。哄抢环保包袋,与其说是为了宣扬环保理念,不如说是为了告诉路人:“嘿,我很入时!”在一阵风气过去之后,这类人很可能把棉布袋送给钟点工,紧接着上街购入新款的鳄鱼皮手袋。更要命的是,当他们在诸如Zara、H&M等fastfashion季尾甩卖会上不顾一切地拼抢时,他们意识不到,买便宜货等于压榨别人的血汗钱—售价的降低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这正是导致不公平贸易的罪魁祸首。

  现年30岁的Jocelyn Whipple早年在利物浦学习纺织品设计,大学毕业以后前往美国加州参与人道主义时装运动,并且创立自己的人道主义时装品牌。她说:“有人对我说‘:如果道德衣服能便宜些,我就买。’我听了真的很生气。这种想法太可怕了。时尚变得廉价的原因,是它们的质量标准和劳动力成本都降低了。事实上,人们认为昂贵的衣物也更接近其本身的价值。花多些钱去买一件人道主义服装,远比买三件几个月后大降价的衣服要好得多。”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I’m nota plastic bag.”的热销,理由正是:它是最便宜的IT bag。

  本土环保,你能做些什么

  购买一个棉布袋或者听一场演唱会并不能拯救地球。在我们身边,大多数人对环保的理解还处于非常基本的水平,例如节约用水用电、尽量少用一次性餐具等。哪怕是这些要求,对于很多人而言也还是难以做到,甚至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视线。

  实际上,对于LiveEarth活动的组织机构Save Our Selves来说,这次活动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它能否唤醒还处在朦胧状态下的公众环保意识,而最坏的结果就是大家无动于衷,不付诸行动,甚至被灌输了宿命论想法。“环保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人正抱着这样的心态,每天驾驶私家车上下班。

  目前在上海开设办事处的国际性环保组织有两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此外还有一些民间组织。WCS上海办公室主任李冰表示:“上海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是强大的消费市场和贸易集散地,这些都是与环境生态贸易有密切联系的。”然而消费意识正蓬勃地在这个大城市苏醒,人们忙着享乐,还来不及去考虑环保,更谈不上购买公平贸易组织认可的时装了。

  因此对“时尚受害者”而言,环保两个字实在过于昂贵,而在赶时髦之余,如果能够想到去买个有环保标语的包,算作一种表态和决心,哪怕有点伪善,也是聊胜于无了。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