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

2011-11-04 14:27 责任编辑:cuijunyi 健康专区

  治疗原则

  非淋菌性尿道炎确诊后,采用广谱抗生素疗法,并且强调要连续不间断用药,要规则、定量、彻底治疗。治疗后10-20天复查再次均为阴性,并用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本病治疗时所需的疗程较长。

  西药治疗

  1.目前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已有不少菌株产生耐药。新一代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不但对衣原体、支原体有效,对淋球菌也高度敏感。

  2.磺胺、利福平对衣原体有效,对支原体无效。

  3.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对衣原体无效。

  4.链霉素、壮观霉素对衣原体无效,对支原体有效。

  5.四环素0.5g,4/d,共用7d,改0.25g,4/d,共用14d。

  6.强力霉素0.1g,2/d,共用7d。

  7.红霉素硬脂酸盐0.5g,4/d,共有7d。

  8.红霉素琥珀酸乙酯0.8g,4/d,共用7d。

  9.美满霉素0.2g即刻,0.1g,2/d,共用14d。

  中药治疗

  中药配方

  1.膀胱湿热型:

  组成: 生地、木通、滑石、甘草、萆薢、黄柏、泽泻、栀子、路路通

  主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小便短赤而刺痛,排尿不利,尿道口红,灼热感,刺痛,刺痒,尿频、尿急、尿痛、会阴、**、下腹部不适。

  注意:尿痛剧加“石苇、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伴有小腹痛者加“川楝子、乌药、白芍”等。

  2.膀胱气滞型:

  组成:瞿麦、黄连、大黄、木通、桔梗、元胡、牵牛子、枳壳、羌活、麝干、腹皮、当归、肉桂

  主证:舌苔薄而白,脉沉而弦,尿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会阴坠胀,小腹不适,附睾及前列腺部位,间断性的疼痛。

  注意:下腹痛甚者加“乌药、桔梗、川楝子”,伴腰痛者加“牛膝、川断、狗脊”。

  3.膀胱寒湿型:

  组成:山药、小茴香、当归、白芍、椒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主证:舌苔薄白,脉沉而缓,体质虚弱,怕冷,尿频,腰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尿痛、尿急、尿频已不明显,会阴坠胀,小腹不适等。

  注意:食欲差伴胸闷、恶心者加“苍术、陈皮、半夏”。

  4、虚寒型脾、肾气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白术、甘草、当归、柴胡、升麻、陈皮、泽泻、车前子、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

  主证:舌体胖、舌苔淡白而腻,脉虚而迟,附睾及前列腺不适痛,尿浊迁延,点滴而出,白带余沥,尿微痛,会阴坠胀加重,下腹胀痛加重,腰酸腿困,四肢无力。

  5.虚热肾阴虚型:

  组成:阿胶、滑石、生地、土茯苓、蚤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萆薢、猪苓、肉桂

  主证:舌体裂纹,舌尖红,舌苔少或剥,脉细而数。尿道口红肿,小便刺痛,刺痒等时轻时重,会阴坠胀加重,输精管增粗,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及附睾丸,腰酸腿困,小腹胀坠,消瘦,手、足、心发热,口干,小便无力,尿频,大便干。

  注意:疼痛甚者加:赤芍、元胡、桔梗、川楝子;输精管增粗者加:海浮石、茜草;睾丸硬结者加:桔核、夏枯草、元参、泽兰、红花。

  6.气血双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莲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怀中膝、地骨皮、茯苓、车前子、炙甘草

  主证:舌体胖而少津,舌薄,脉细软迟弱,尿频,淋漓不尽,外阴灼热、痒,白带多,异味浓,下腹坠胀,腰酸,面无光泽,心神不宁,乏力,四肢酸痛,便秘或稀,而局部症状更加严重。

  非淋菌尿道炎 治疗有九种药

  一、四环素500毫克,每日4次口服,至少连用7天,一般为2周~3周,也可在7天后改为250毫克,每日4次,服至21天。

  二、强力霉素 100毫克,每日2次口服,连服7天~14天。

  三、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 100毫克,每日2次口服,连服7天~14天。

  四、土霉素250毫克每日4次口服,连服7天~14天。

  五、氧氟沙星200毫克,每日2次~3次口服,连服7天~14天。六、罗红霉素 150毫克,每日2次口服,连服7天。

  七、阿齐霉素 1克顿服。

  八、红霉素500毫克,每日4次口服,连服7天。新生儿眼结膜炎

  药物治疗或肺炎,每日50毫克/千克,分4次口服,连服10天~14天。儿童体重>>45千克按成人剂量,体重<45千克,每日50毫克/千克,分4次口服,连服10天~14天。

  九、中药双黄连粉针剂 每日60毫克/千克,加于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天

展开更多
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