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1 09:24 关二东
关注 gzpclady (长按复制),带你装逼带你飞!
有道是“不知己不知彼,百战必殆”,萨珊朝早已千疮百孔,犹如沙滩上的城堡,而阿拉伯人势不可挡的征伐,波斯也早有所闻,耶三等辈还如此不能审时度势,恐怕只能理解为这种盲目的自大是历朝历代波斯君主的遗传病。耶三重演了当年的一幕,他的下场也和先辈大流士三世差不多,我们后面将讲到。
前线的鲁斯塔姆知道这件事后,大惊失色,他对巴赫曼说,皇帝办了一件大蠢事:赐人泥土预示着江山将拱手让人。而耶三不以为意,他对阿拉伯人的看法是:他们很单纯。
637年夏天,鲁斯塔姆进抵幼发拉底河东岸,他观察了战场,对岸的敌人占了地利,北有沼泽南有沙漠,易守难攻,自己虽有六万人马,但对方看起来差得也并不太多,而且阿拉伯士兵战斗力和士气上的优势足以抵充人数上的劣势,所以速战对自己不利。己方的机会在于,对方部队是由诸多沙漠部落拼凑起来的,现在凭着对战利品的渴望(哈立德都承认他们并不是真的为传教而战)聚在一起,如果相持日久给养耗尽,又抢不到油水,必将士气瓦解,甚至内部生变,届时诱使阿拉伯军来攻,波斯军凭借战象守住阵地,然后由巴赫曼的生力军追击败退之敌,胜算要大得多。
然而,所有的战争中,最激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总是存在于远离战场的后方,波斯群臣鼓噪着要求皇帝命鲁斯塔姆速战,一些大贵族说,前方按兵不动每天空耗粮饷,再继续下去他们就要破产了,那样他们就要转而投靠阿拉伯人。于是,催促出战的旨意每天雪片般的从泰西丰飞到鲁斯塔姆的大营。后方对他的非议也日甚一日,说他怯懦畏战,甚至说他拥兵自重,怀有不臣之心。这样的压力下,鲁斯塔姆明知不宜速战,也不得不出击了。
他派人给萨阿德下战书,让阿拉伯人渡河来战。萨阿德其实早就盼着交锋,因为正如鲁斯塔姆所料,他手下的各部酋长们因为等得太旧已有些人心浮动,他正在勉力压制,不过萨阿德不像欧拜德那样逞血气之勇,坚决不肯放弃有利地形,他让鲁斯塔姆渡河,同时增派兵力防守浮桥,想在滩头战中尽可能地多消灭波斯军队。鲁斯塔姆知道硬夺浮桥代价太大,而且这样的浮桥无法让大象通行,他白天佯攻浮桥,同时派工兵到上游搭桥,波斯军队还保有着一流的修桥工艺,用一昼夜时间抢修了一座堤坝。第二天,鲁斯塔姆戴上元帅的金盔,打起卡维战旗,亲率部队通过堤坝,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对岸。萨阿德没想到他的对手有这一招,急令部队后退列阵。
面对面肉搏的时候到了,鲁斯塔姆令手下在河岸边搭起高台,把他的镀金元帅宝座置于其上,背对河水坐在那指挥战斗。波斯的三十头大象,十八头组成方阵,像一座移动的城堡般向萨阿德的中军大帐推进,其余的十二头从两个侧翼进攻。双方都明白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因此谁都寸步不让,萨阿德这两日正赶上毒疮发作,伤口流脓不能骑马,他命令亲兵抬着床到战场,就坐在床上指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