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健康   >   疾病

脸上火疖子怎么治

浏览(3038) |2016-02-25 03:13

仅有的幸福
|2016-02-25 03:23

  脸上长了疖子时千万不要用手挤压,特别是鼻根部至两个口角间连线所构成的三角区域,医生称之为“危险三角”。以前有过教训,有的老人因为鼻下部唇上部长了疖肿,随意用手挤压后,次日面部肿大,经医生检查已造成脑内脓肿,经多日治疗病情有好转,差点送了命,也有的人治疗无效丧了命。

  医生介绍说,因为口腔颔面部的血管丰富、有深、浅两个静脉网,互相吻合,但没有静脉瓣,血液既可向心回流,也可离心反流。因此,在医学上把面部尤其是两侧口角至鼻根部位称之为“危险三角区”,如果在这个部位发生感染而又处理不当,随意挤压、挑破等,都可能导致炎症迅速扩散。因为挤压疖痈,可使脓液和静脉内含细菌的栓子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如果“危险三角区”长了疖肿,如何进行处理呢?专家指出,疖肿早期,要保持局部清洁,用2%的碘酊涂抹患处,通常疖肿可消散;如果疖肿增大,应外敷药,并加抗菌药物。应当注意,长在“危险三角区”的疖、痈,切忌搔抓、挤压,严禁过早使用挑刺、切开等方法,以免炎症扩散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只有在急性炎症完全控制,已形成明显的皮下脓肿,久而不破溃时,才切开脓肿表面皮肤引流,但仍不能挤压,以防脓液进入血管而扩散。若处理不好,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生命危险。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尽量减少对局部的触动,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重症者需住院治疗。

  小小疖子,乱挤乱抓竟能要人命。对于“危险三角区”的疖子,大家可要小心,别给脑袋埋“地雷”。

分享到: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