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健康   >   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来的?

浏览(2413) |2017-07-24 17:24

htc专区
|2017-07-24 17:27

病情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关节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溃等,严重者可发展为紫癜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病程长短及预后将本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指导意见:急性ITP大多可自愈,病床较短,预后较好.慢性ITP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短不一,一般预后尚可.严重血小板减少者,可因颅内出血或重要脏器出血而死亡.

分享到: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