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健康   >   疾病

为什么会长智齿

浏览(3658) |2015-06-24 12:44

暮光青柠
|2015-06-24 13:07

   人的一生中要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叫“乳牙”,共20个。大致从6岁开始,乳牙会逐渐脱落,继而长出“恒牙”,共32颗。而智齿是32颗“恒牙”中的一种,学名又称第三大臼齿,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一共4颗,上下颚各2颗。智齿的生长一般始于16岁,相对于“乳牙”或者“恒牙”来说,智齿通常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

  对于古代人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青年人发生牙齿脱落的情况很平常,这时候刚刚长出来的智齿就会发挥作用。而随着人类的进化,摄入的食物越来越精细,颌骨承受的负担减少,导致下颚体积逐渐变小,没有颌骨空间留给智齿;另外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青年人的牙齿一般都会保持完整,所以智齿就变成多余的了。

  在智齿的生长方面,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很大,有的人长在20岁之前,有的人40-50岁才长,也有的人终生不长。另外,在生长过程中,4颗智齿也不一定会长全,有的人的智齿可能只长1-2颗,有的智齿甚至长到一半就不再生长。因此,大多数人的智齿没有咀嚼功能,仅仅被认为是一种痕迹器官。

  也正是由于颌骨空间变小,智齿生长时往往伴有疼痛,且萌出后位置和方向会发生异常。当智齿由于生长空间不够而阻生在颌骨内时,阻生的智齿牙冠周围软组织与牙齿之间会形成盲袋,引起食物、细菌的积存从而引发冠周炎。位置不正的智齿与第二磨牙之间也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并且不易清洁,容易形成龋齿,导致牙体组织破坏。

  另外,阻生的智齿往往不能与对颌牙齿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长时间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疼痛,夜磨牙等症状。因此,当智齿生长中出现蛀牙、侵犯邻牙、阻生齿、缺少对咬牙等不正常情况时,要考虑拔除以解除痛苦并保证口腔健康。而对于生长位置正常、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没有龋坏并且有对咬牙的智齿,则能行使牙齿的正常功能,可以考虑保留。

分享到: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